二维码
https://m.70114.com/news/show-10000093.html
企邻网

扫一扫关注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头条 » 经营管理 » 正文

解读印刷行业错误管理理念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8-10-25 14:01:24    浏览次数:553    评论:0
导读

 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,经常听到一些貌似正确,其实错误的观点,误导了企业的管理工作,其危害性比一看就知道是错误的观念的危害性还大,因此有必要给予摒弃。  一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 这句话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观点的前半句话。原话是质量是生产出来的,不是检验出来的。在员工素质和企业素质不高的企业,如果只强调

  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,经常听到一些貌似正确,其实错误的观点,误导了企业的管理工作,其危害性比一看就知道是错误的观念的危害性还大,因此有必要给予摒弃。
 
  一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
 
  这句话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观点的前半句话。原话是“质量是生产出来的,不是检验出来的。”在员工素质和企业素质不高的企业,如果只强调“质量是生产出来的”,不强调质量是管理出来的重要作用,企业不可能长期稳定地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。正确的说法是“质量是生产出来的,也是管理出来的”。
 
  海尔能成为世界品牌最早靠的是OEC管理法(日清日高工作法),不狠心砸烂76台有轻微缺陷的冰箱之前,用进口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不好。重庆有家印刷包装企业,2002年严格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,在全市书刊产品质量检测中,从排列前几名一跃名列第一名。后来以为质量稳定了,把质管部门、专职质管员撤了,质量记录也不强行要求记了,质量认证复审也不搞了,只保留全赔制度,当年质量事故不断,一家出版社停止提供其业务。2005年恢复质管部门、专职质管员、质量记录、质量制度、质量检查后,质量损失比2004年减少50%,上述哪家出版社不仅恢复给业务,还增大业务量,在几家合作印刷厂中,只表扬了该印刷企业。
 
  二、向生产一线倾斜
 
  工人辛苦,工人创造价值,尊重工人的劳动,给予合理的报酬,这些都是对的。但有的人在报酬、评先等等问题上一味地主张“向生产一线倾斜”,就有失偏颇。这种观点与上一种观点一样,忽略了管理的作用,进而忽略了管理骨干的作用,对企业来说是有害的。当然象欧美国家大型企业老总的报酬是工人的几十倍、几百倍在不现实,但责权利不统一,风险与效益不成正比对企业也是有害的。“三军易得,一将难求”,说明领军人物的重要性。
 
  从重庆来看,印刷工人与沿海工人的工资差别不太大,但管理人员的报酬相差太大。有一个大印刷公司生产经营副总的工资与一个四色机的领机差不多,一个车间主任的工资不如一个轮转机的领机,评先达到硬条件也不行,结果是有的副总和车间主任等管理骨干提出辞职。正确的做法是责权利相结合,各尽其职,各得其所,包括评先,可以按类别按比例,凭业绩,凭效益,各选其中的先进人物。
 
  三、管理就是服务
 
  企业管理有服务的功能,这是对的,应该为基层,为员工服好务,以便调动其积极性。但是企业管理部门不是服务部,只是态度好,服务好是远远不够的。其中另一个重要职能是管理,要敢管、会管、严管、管出效益,理清、理顺、理好,以理服人。许多破产企业的一个共同规律是管理松懈、管理混乱、管理不当、管理无效。许多成功的企业也有一个共同的规律,就是管理科学、管理严格、管理有方、管理有效。如海尔从亏损的街道工厂变成世界级的企业集团,邯钢从亏损的地方钢厂变成一个大型集团,丹阳市教育印刷厂用一般国产机一年生产380个署优产品,都是得益于严格管理,科学管理。
 
  四、只管结果不管过程
 
  有些不太懂技术和管理的企业的经营者爱说这句话。在创业初期,规模小、工序少、环节少,这么说有一定道理:我不懂技术,花高价钱聘你就是要你解决问题。但是当企业的规模做大,有几个分公司,生产几千种书报刊,工序多,环节多,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周期的因素增多,不进行全过程的管理、全方位的管理和精细管理,许多企业的实事证明结果都不好。即使全赔也不管用,一次赔几千、上万元,有的技术骨干就不辞而别了,企业经济受损失,名誉受损失,人才流失,得不偿失,实在不划算。而严格按全面质量管理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、“三全”成本管理体系等科学管理方法进行全过程、全方位的管理,质量事故就少得多,成本就低得多,矛盾就少得多,企业的效益就好得多。
 
  五、越简单越好
 
  企业小,员工素质不高,或事情不复杂,定制度或定合同时,结合实际定几条简单适用的条款是可以的,甚至是有效的。但是当企业做大,工序多,技术复杂,管理环节多,情况复杂时,越简单就不一定好了。出现一个问题才定一个制度,总是被动。
 
  如国外企业定合同多达几十页,上百页,但因经双方事前认定,事后扯皮少,因为许多细节都有明文规定,法院也好判决。但国内有的企业定合同只有几条、几句话,简单是简单,但事后遇到许多情况因无明文规定,事后扯皮多,各有各的理解,法院判决难。
 
(文/小编)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企邻网小编整理或者原创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。本文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,请读者仅做参考意见,如您需要转载此文章,请注明来源及出处:http://www.70114.com/news/show-10000093.html 。若文章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您在有效期限内与企邻网小编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问题。
0相关评论
 

©2018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

浙ICP备15036601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