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维码
https://m.70114.com/news/show-10000287.html
企邻网

扫一扫关注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头条 » 经营管理 » 正文

用反人性的思维进行经营管理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8-12-14 13:38:11    来源:互联网整理    作者:企邻网小编    浏览次数:1584    评论:0
导读

  盖洛普曾经做过一项调查,发现基础员工之所以频繁离职,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公司,而在于其上司:  公司的管理者。  明明管理者已经很努力了,为什么还会这样?  用福格行为模型,  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 彼得德鲁克说:传统的管理者时间属于别人,有效的管理者时间属于自己。  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?  

   盖洛普曾经做过一项调查,发现基础员工之所以频繁离职,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公司,而在于其上司:
 
  公司的管理者。
 
  明明管理者已经很努力了,为什么还会这样?
 
  用福格行为模型,
 
  激发员工的创造力
 
  彼得·德鲁克说:“传统的管理者时间属于别人,有效的管理者时间属于自己。”
 
  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?
 
  古代韩非子讲了一句话很经典:“下君尽己之力,中君尽人之力,上君尽人之智”。
 
  一个境界是尽自己的能力做事情,这也是目前大多数管理者的误区,不展开说。
 
  第二个境界是尽人之力,这没错,因为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挥别人的能力。
 
  但真正好的管理者并不是“尽人之力”,而是“尽人之智”。
 
  也就是说,他不只是让别人发挥能力,而是把别人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智慧都开发出来了。
 
  如果不能“尽人之智”,不能让更多人有创造力,产生更多绩效。
 
  而是尽己之力去做别人重要的事,管理者自己也不能去做更重要的事情,后期会陷入一个死循环。
 
  所以,如何“尽人之智”?
 
  我们可以用“福格行为模型(BJFogg'sbehaviormodel)”进行拆解。
 
  福格行为模型认为,要驱动一个人行动,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元素:
 
  动机、能力和触发器。
 
  也就是说,只有当一个人有足够的动机,并且有能力去做到,而且有能触发行动的触发器来提醒的时候,一个行为才最终可能发生。
 
  对于管理者而言,要更好地“尽人之智”,激发下属的潜能和创造力,可以利用好“福格行为模型”,从动机、能力、触发器这三点着手。
 
  1.激发动机
 
  为什么王石说:“绩效主义就是企业的脓包?”毫无疑问,绩效考核是非常有效的短期管理手段,但仅此而已。
 
  行为学上的大量研究表明:
 
  在一些专业职位上,纯粹的惩罚/物质奖励,会降低员工的专业荣誉感。
 
  尤其在互联网这样的创造性行业,需要高度依赖于员工的创造力的公司,当员工讨厌某件事时,是很难有真正创造性的产出的。
 
  那么,真正有效激发员工创造力的方法是什么?
 
  在《原则》一书中,作者瑞·达利奥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:
 
  进化是生命的成就和应有的回报。
 
  进化是出于本能的,所以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到内心深处的这种动力。
 
  也就是说,我们本能地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好,本能地创造和改进技术以帮助自己。
 
  换言之,我们每个人都本能地希望自己能够更好的成长进化,自己做得事情能够帮助到更多人,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一点。
 
  而激发员工创造力比较好的方法,就是顺应这种本能。
 
  好比我经常在笔记侠的内部群看到,用户对我们内容的认可:
 
  因此,管理者可以经常将这些用户的认可发给团队,让团队成员知道,自己在做的事,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。
 
  因为我们真真切切帮助到了别人,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了一点。
 
  再好比,管理者可以挖掘出员工想要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然后放低姿态,真诚地帮助员工成长,为员工的工作赋予意义感。
 
  顺应每个人想要成长进化的本能,为员工的工作注入“意义”,是每个管理者的有用功之一。
 
  2.培养人才
 
  杰克·韦尔奇有一句经典名言:“在你成为管理者之前,成功的标准是如何让自己成长。在成为管理者之后,成功的标准是如何让别人成长。”
 
  但一些管理者可能担心,现在员工的平均在职时间都比较短。
 
  前段时间领英统计的数据,95后平均工作7个月就离职。况且培养一个员工,无论是试错成本还是时间成本,似乎都隐含着极大的不确定性。
 
  而事实上,从经济学资源优质配置的角度考虑,只有学会培养员工,让员工的能力更强,管理者才能更好地授权,进而才能有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——管理和决策。
 
  不然,很容易陷入这样的死循环:
 
  高层做着中层的管理工作,中层做着基层的执行工作,然后基层员工没事干,每天都在讨论高层的战略。
 
  这也是为什么,现在有很多大公司,在考核中层管理者时,有个重要指标是“人才培养率”——就是看管理者为公司培养了多少人才。
 
  3.“重复”是最强大的触发器
 
  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,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差。
 
  在管理者看来,一个会议,如果是自己主持的,可能需要根据公司战略进行决策,需要权衡组织,还需要有后续行动。
 
  如果参加别人的会议,要考虑自己的表现,还要考虑会议的决策会为自己的团队带来什么影响,要想办法为团队争取利益。
 
  和人聊天,往往不是闲聊,而是抱有目的……
 
  但在员工眼里,可能就会抱怨管理者动不动就开会,效率低下,该解决的技术问题还没解决,就谈一些不够落地的事。
 
  而正是因为这种信息差,导致双方的沟通效率低,进而导致员工产出效率也不高。
 
(文/企邻网小编)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企邻网小编整理或者原创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。本文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,请读者仅做参考意见,如您需要转载此文章,请注明来源及出处:http://www.70114.com/news/show-10000287.html 。若文章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您在有效期限内与企邻网小编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问题。
0相关评论
 

©2018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

浙ICP备15036601号-3